藍天,白云,春日的陽光灑滿寧夏大地。
2月24日,在賀蘭縣立崗鎮銀星村11隊小麥種植基地,伴隨著陣陣轟鳴聲,激光平地儀、施肥播種一體機、小麥勻播機在田間歡快地奔跑,翻開冬眠的土地,播種春天的希望。隨著全區春播生產現場會的召開,我區吹響了春耕春播“沖鋒號”。
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堅持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飯碗主要裝中國糧,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。
據了解,今年我區計劃糧食播種面積1034萬畝。其中,小麥播種面積120萬畝,春小麥68萬畝,比上年增加25萬畝,增加60%;玉米播種550萬畝,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達80萬畝;水稻播種80畝;馬鈴薯播種140萬畝;雜糧播種144萬畝,全年糧食總產量預計達到380萬噸左右。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為下好搶抓農時、保證春耕、實現糧食增產增收的“先手棋”,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及相關職能部門早計劃、早部署、早行動,圍繞糧食生產從保障農資供應、落實惠農政策、推廣先進種植技術、擴大農機作業面積、打造智慧農業等多方面入手,全力護航春耕春播,優化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和產量,全力打好農業生產“第一仗”。目前,全區儲備小麥、水稻、玉米種子4166萬公斤、馬鈴薯種子(種薯)13630萬公斤、化肥27.49萬噸、農藥720.5噸,檢修農機具14.7萬臺,能夠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開展。
活動現場,設置了現代種業、農資服務等咨詢服務點,通過現場解答、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,為群眾提供全方位、一站式的農事服務。農資公司展示的高產小麥、大豆、玉米等品種,引得許多農戶上前咨詢。農業科技展示區,展示的植保無人機、自走式噴桿噴霧機、水稻鎮壓穴直播機、旋耕機等29臺(套)春耕農業機械,吸引了與會人員及周邊群眾的目光,部分無人耕作、無人播種、無人收割機械作業由數字平臺操控,充分體現了數字化技術在農機裝備上的應用,令人大開眼界。
“種1畝小麥政府補貼200元,政策太好了,我們種小麥的積極性特別高,今年我打算種1450畝小麥。”賀蘭縣聚富糧食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立新說。
鄉村振興“糧”為先。“接下來,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將繼續積極對接相關部門,持續推動春耕春播高質量、高標準開展,為全年‘糧袋子’‘菜籃子’豐產豐收夯實基礎,助力鄉村全面振興。”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。(記者 張 瑛 張 唯)